威尼斯·欢乐娱人城-Venice APP Club
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

哺乳动物发情周期简介

时间: 2023年5月10日 来源: 巴彦淖尔市畜牧业服务中心作者: 郭雅娟点击: 6227

根据雌性动物的生殖生理和行为变化,可将发情周期人为地划分为几个阶段。阶段的划分主要由二分法和四分法。四分法主要侧重于发情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生理变化相结合和,有利于进行发情鉴定、适时配种。二分法侧重于卵泡发育和黄体生成,适用于卵泡发育、排卵和超数排卵规律的研究。生产中常用四分法对母畜发情周期各阶段进行划分。

母畜的发情周期受卵巢分泌的激素所调节,因此根据其精神状态、性行为表现、卵巢和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变化以及粘液分泌情况,可将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、发情期、发情后期、间情期4个阶段。

1.发情前期

发情前期为发情的准备时期。对于发情周期平均为21d的动物(如牛、山羊、猪、马、驴等),如果以发情期症状开始出现时为发情周期第1天,则发情前期相当于发情周期17~19天。卵巢上的黄体开始退化或萎缩,新的卵泡开始生长发育;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加,孕激素的水平逐渐降低;生殖道上皮增生,腺体活动增强,黏膜下基层组织开始充血,子宫颈和阴道的分泌物稀薄而逐渐增多,但无性欲表型,具体表现为母畜不接受公畜和其他母畜的爬胯。

2.发情期

发情期是有明显发情症状的时期,相当于发情周期第 1~2天。主要特征表现为精神兴奋、 食欲减退,接受公畜或其他母畜的爬跨,有很强性欲:卵巢上的卵泡发育较快、体积增大,雌激素分泌很快增加到最高水平,孕激素分泌逐渐降低至最低水平;子宫黏膜充血、肿胀,子宫颈口开张,子官肌层收缩加强,腺体分泌增多,阴道黏膜上皮逐渐角质化、并有鳞片细胞(无核上皮细胞)脱落;外阴部充血、肿胀、湿润,外阴部悬挂透明棒状黏液。

3. 发情后期

发情后期是发情症状逐渐消失的时期,相当于发情周期第3~4天。发情状态由兴奋逐渐转为抑制,母畜拒绝爬跨:多数母畜的卵泡破裂并排卵,新的黄体开始生成,雌激素含量下降,孕激素分泌逐渐增加,子宫肌层收缩和腺体分泌活动均减弱,黏液分泌量减少而变黏稠,黏膜充血现象逐渐消退,子宫颈口逐渐收缩,阴道黏膜上皮脱落,释放白细胞至黏液中;外阴部肿胀逐渐消失。

4. 间情期 

间情期 ,又称为休情期,相当于发情周期第 4~16 天。此时,性欲消失,精神和食欲恢复正常。卵巢上的黄体逐渐生长、发育至最大,孕激素分泌逐渐增加乃至最高水平,子宫内膜增厚,黏膜上皮呈高柱状,子宫腺体高度发育,分泌活动旺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黄体发育停止并开始萎缩,孕激素分泌量逐渐减少,增厚的子宫内膜回缩,呈矮柱状,腺体变小,分泌活动停止

近来,随着对卵泡发育、排卵和黄体形成规律的深入研究,人们逐渐习惯于将发情周期划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。

(1)卵泡期 

卵泡期指卵泡从开始发育至成熟、破裂并排卵的时期,在猪、马、牛、羊、驴等大家畜中持续5~7 d,约占整个发情周期的 1/3,相当于本次发情周期第16 天至下次发情周期的第2 天或第 3 天。在小鼠、 仓鼠等实验动物中特续 2~3d,约占整个发情周期 (4~5d)的50%。在卵泡期,卵泡逐渐发育、增大,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多至最高水平;黄体消失,孕激素水平下降至最低水平。由于雌激素的作用,子官内膜增厚,子宫颈上皮生长、增高呈高柱状,深层腺体分泌活动逐渐增强,黏液分泌量逐渐增多,子宫肌收缩活动逐渐加强;外阴逐渐充血、肿胀,表现出发情症状。卵泡期相当于发情周期四分法中的发情前期至发情后期阶段。

(2)黄体期

黄体期指黄体开始形成至消失的时期。在发情周期中,卵泡期与黄体期交替进行。牛、羊等大家畜黄体期是从发情周期的第 2~3 天开始至第 16~17 天结束。黄体期是从卵泡破裂后开始,黄体逐渐发育,待生长至最大体积后又逐渐萎缩、消失,新的卵泡开始发育时为止。在黄体期,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,作用于子宫,使内膜进一步生长发育并增厚,血管增生,子官变粗,腺体分泌活动性增强,子宫肌收缩受到抑制。黄体期相当于四分法中间情期的大部分。

发情周期类型

家畜的发情周期主要受神经内分泌所控制,但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,由于各种家畜所受的影响程度不同,表现也各异。但各种动物发情周期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下述两种。

1.季节性发情周期

这一类型的动物,只有在发情季节才能发情排卵。在非发情季节,卵巢机能处于静止状态,不会发情排卯,称之为乏情期。有的家畜在发情季节有多个发情周期,称为季节性多次发情,如马、驴、绵羊及山羊等;有的在发情季节,只有一个发情周期,称为季节性单次发情,如犬有春、秋两个发情季节,每个发情季节只有一个发情周期。狐狸和貉等动物也只有一个发情周期。

2.非季节性发情周期 

这一类型的动物,无发情季节之分,常年均可发情,如猪、牛、湖羊以及小尾寒羊等。

家畜的发情周期之所以有季节性,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。家畜在未驯化前,处于原姶的自然条件下,只有在全年中比较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下产仔,才能保证其所产幼仔能够存活。例如,马的发情季节为春季,妊娠期为11个月,则分娩季节在春季;绵羊的发情季节是秋季,妊娠期平均为 5个月,则分娩季节也为春季。均有利于幼仔的成活。

家畜的发情季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,随着驯化程度的加深,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,控制光照等可使发情周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,甚至可以变成无季节性。


编辑: 刘振民 责任编辑: 周勇 郝冬 监审: 王星
360
XML 地图